導語:兒童的健康始終是各界時刻關注的問題,家庭中兒童健康的風吹草動都可引發家人的軒然大波,尤其是兒童“需不需要提高免疫力”一問題,可謂醫學界解不開的謎。
梳理“兒童需不需要提高免疫力”的相關專家的意見,盡管眾說風云,也看似各有道理。為此我們采訪了濟南婦幼保健醫院的孕嬰專家陳主任,陳主任表示:兒童需不需要提高免疫力度,還需根據個體情況而定。
多數健康兒童無需提供免疫力
陳主任介紹,一般而言寶寶的免疫力在6個月以前普遍很高,期間生病次數相當少,但6個月后很多寶寶會出現發燒、感冒、腹瀉等疾病。這就急壞了家長們,以為寶寶免疫力有所下降,甚至盲目著手提高免疫力。
其實健康兒童根本無需提高免疫力,出現隔三差五的發燒感冒的原因是因為6個月后,來自母親體內免疫球蛋白會逐漸消失,為了可讓寶寶健康成長,機體的免疫系統需要接受不同的抗原刺激,產生各種抗體,是對寶寶已建議完善的免疫系統的加強鞏固,因此家長完全沒必要為寶寶的小感冒而“大動干戈”。
陳教授表示,接診中發現:為10歲以下兒童購買各種提高免疫力產品的家長不在少數,這回嚴重干擾兒童本身的免疫系統正常構建過程,且先不說購買的提高免疫力的產品有無效果,很多家長并不知道,過強的免疫力也會嚴重危害機體健康,凡事都是“過猶不及”的。
兒童免疫力低下表現分三種
免疫力低下的寶寶就容易生病,且其生病是存在一定規律的,家長可細心觀察寶寶生病狀況,初步判斷寶寶的免疫力高低。陳教授介紹,寶寶的免疫力低下要區分而論,家長需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應對措施。
1、先天性免疫低下
通常表現為寶寶每次得病較重,且持續時間也較長;患病為敗血病、惡性腫瘤等。
這種是典型先天性免疫力低下,屬健康病態,醫學上將之稱為“免疫缺陷”,是由先天性免疫低下或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具有遺傳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療較困難,治療也是長久的,有相關臨床實驗證實:再配合負離子治療法后,兒童免疫力普遍提高。
負離子是指自由電子結合氧氣離子的無毒無害產物,其實就存在于大環境中,世界衛生組織縱觀各國臨床數據,總結出:當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就具備治療相關疾病的作用。
陳教授介紹,負離子可通過增強單核吞噬細胞的生物活性,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目前醫療級的負離子理療儀森肽基已在國內相關醫院投入臨床使用。
2、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由于感染、營養不良等導致免疫力低下,這種只需去除引起免疫力低下的不良因素,寶寶的免疫功能便會逐步恢復,無需額外采取提高免疫力措施。
3、生理性免疫低下
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機體健康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這種狀況屬正,F象。
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結合兒童的自自身情況酌情處理,切忌不可未經醫囑盲目采取提高免疫力措施。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