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夏季來臨,空氣由于流動性變差使得室內空氣質量令人堪憂,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成為高品質生活人士的剛性需求。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是指可以釋放負離子并用于優化空氣的設備,對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負離子是自由電子結合氧氣分子形成的產物,目前尚未有任何負離子的負面報道。
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的陳少周教授介紹,小粒徑負離子是粒徑最小、活性最高、遷移距離最遠的負離子,醫學研究表明:小粒徑負離子具有廣譜高效的醫療保健和空氣優化作用。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數據顯示:當空氣中的小粒徑負離子農高濃度高達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不僅可以治療相關疾病,對于≤3微米的飄塵凈化率達99%。
然而由于環境污染加劇,使得空氣中的小粒徑負離子濃度遠遠達不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只可通過人工生生成的方式。負離子行業經過三十年的研究,陸續開發出多種人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的技術。
但陳教授介紹說,目前人工生成小粒徑負離子的技術普遍存在“伴隨衍生物析出”的缺憾,且不說生成的小粒徑負離子濃度如何,就衍生物這一點,單就衍生物這一點就嚴重影響機體健康。
目前多數負離子空氣凈化器采用的技術主要集中于雙極電暈放電技術、普通單極放電技術、納子富勒烯電極放電技術等。而雙極電暈放電技術、普通單極放電技術的不足之處是在于,產生的負離子以大、中粒徑重離子為主,擴展性能差,而小粒徑負離子濃度很低,并伴隨有正離子、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等衍生物。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電力電壓在8000v以上;離子釋放材料為普通的碳纖維金屬等。
陳少周教授介紹,目前一些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已經成功解決了衍生物析出的問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成功避免了傳統技術的弊端,使得生成的負離子完全生態化,真正實現“零衍生物”。
據了解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是繼2010年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問世后,負離子行業又一革命性技術突破。富勒烯是一種接近超導的納米材料,因電阻幾乎為零,只需比較微弱的電流即可釋放大量電子,生成大劑量、高純度的小粒徑負離子,可在空間形成純凈小粒徑負離子浴環境。
因此不同于傳統的離子釋放材料(普通碳纖維金屬等)需要很強的電流,同時沒有超氧化物、氮化物等衍生污染物產生。是與大自然最接近的小粒徑負離子生成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專利號:2010202632997)。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人員檢測表示,在選購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具有零衍生物的技術,以免“得不償失”。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