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防醫學中心衛生研究所衛生防護研究室
提要
本文根據近期文獻報道,綜述了關于空氣負離子貧乏與空調房間癥候群(頭痛、煩悶、乏力、惡心、昏睡、眩暈等)的密切關系,及加強空氣負離子化的積極效應和可能途徑,并提出了今后我國應進行調查研究的方向。
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國內外屢有報道,尤其是有關負離子對某些疾病的突出療效更為常見。近年來,對于空調房間的負離子狀況,也成為人們探討的一個問題。
按常理說,在適宜的溫度、濕度、風速及潔凈的空調環境中,人們應該感覺舒服,但現有不少報道情況恰恰相反。長期在現代化空調建筑物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員普遍感到煩悶、昏睡、乏力、頭痛、惡心、眩暈,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明顯下降。對于以上反應,目前在國外已引起廣泛重視,被稱外為“城市辦公大樓癥侯群”,F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是與室內空氣負離子濃度密切相關的,F將收集到的調查研究資料綜述于下。
一.空調房間負離子狀態的特征
通常,空氣越清潔,負離子濃度越高,城鎮骯臟空氣中負離子濃度低于鄉村,而空調房間中負離子濃度更低。英國霍金斯(Hawkins)[2]列舉了晴天不同地點的空氣離子濃度(表
1),從表中可清楚看到,不同地區空氣負離子濃度有很大的差異,以空調房間負離子濃度為最低。
二.空調房間工作人員的生理反應
長期在現代化空調建筑物內工作的人員大部主訴頭痛、惡心、眩暈、昏睡。一般昏睡感在午飯后一小時內消失,但空調房間工作人員的昏睡感卻持續很長,同時抗感染能力下降,傳染病容易蔓延。
英國菲許曼(Fishman)為了觀察負離子對人體的作用,測量了受試者肺活量變化,發現空氣負離子化后 89 人的肺活量增加了 1~5%,25人增加了
10~15%,3人增加了15~20%。但他擔心某種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故又進行了一組24小時開和24小時關負離子發生器的雙盲試驗。根據八周的調查結果分析,在十個房間里,受試者對負離子濃度的變化沒有明顯反應,因而他得出結論,市場出售的負離子發生器雖能增加房間里負離子濃度,但并不能影響受試者日常工作期間的舒適感.
英國勞斯(Laws)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菲許曼采用的試驗方法存在問題,因為根據日益增長的知識,高濃度負離子條件下的人體行為表現是逐漸增強的,而菲許曼沒有考慮空氣離子對基礎代謝作用的最終影響。勞斯認為在“24
小時開和 24
小時關”的步驟上進行實驗是不可能得到有意義的結果的,因為這種方法可能出現累加適應性。合理地說,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對整個觀察期的平均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關于空氣負離子的積極效應的報道最早出自南非一家銀行的數據處理室,該室有 91 名女職員工作,每天處理價值二億英磅的支票。兩年的統計表明,工作出錯率一直在
2.5%左右,工作人員抱怨空氣“沉悶”。安裝負離子發生器后六周,出錯率下降到0.5%,職員的情緒也有很大提高。
1976
年夏季的高氣壓下,在雅典希臘國際電話中心的兩個最大交換臺工作的操作人員中,發生了大量頭暈和惡心的癥狀.控制空調系統和其他環境因素后,并沒有使這個現象有明顯改變,每個交換臺每周的發病率仍超過
25%。但當其中一個交換臺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后,頭暈和惡心的現象很快消失,而另一個未安裝負離子發生器的交換臺,仍然維持著原來高發病率的狀況。
丹麥阿布倫茲(Albrenchtsen)進行了兩組實驗。實驗一是令6個20~30
歲隨機選擇的女性受試者分別暴露于高濃度的正離子(>9000個/cm)和高濃度的負離子(>9000個/cm)的空調房間里。空調房間是5*6米,溫度恒定,濕度控制在人體感覺最舒適的范圍,每天進行生理測量、精神表現測驗并記錄于受試者的調查表。實驗二是從125個人中選出對氣候敏感的5個男性,7個女性,進行與上述相同的實驗,結果發現,空氣離子對這些對象沒有重大的影響。應當指出,雖這些實驗的條件是很嚴格的,受試者穿相同的不產主靜電的棉布衣服,吃相同的飯菜,受試時間也一樣,但受試者在每種離子氣候中的時間僅僅是一個白天,這樣,仍然存在勞斯所指出的沒有考慮空氣離子對代謝作用的最終影響。即使這樣,作者仍發現,受試者在負離子缺少的空調條件下負擔最重。
霍金斯多年來進行了大量跟蹤調查,發現對抱怨程度高的空調房間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后,人們的感覺有明顯改善。1979年10月至1980年2月,他在一家大保險公司進行了三組雙盲試驗,選擇了其中抱怨率較高的空調房間作為試驗場所。地點1是20個女職員工作的打字間,地點2是32人工作的辦公室,地點3是54人三班工作的計算機房。試驗結果表明,大約
50%的工作人員主訴頭痛、惡心、眩暈等癥狀,其中頭痛是主要的抱怨,安裝負離子發生器后,發生非常明顯的改善,空氣變得新鮮,受試者感覺舒適、機敏,病癥和抱怨率大大下降。雖然氣溫、氣濕和工作倒班對抱怨率有所影響,但不如空氣負離子的影響顯著。當溫度從16℃增加到28℃,頭痛抱怨逐漸下降,空氣負離子化后則能更多地降低抱怨率。高濕時頭痛輕微地增加,負離子化在低濕時減少抱怨率到原來值的33%,高濕時減少到45%。從白班、中班到夜班,頭痛抱怨率從
19%逐漸增高到27%,負離子化后抱怨率與班次無關,下降到恒定的6% 。
盡管空氣負離子對人體起到積極作用,但并非每個人都能從負離子中得到好處。以色列薩曼(Sulman)估計,只有30%的人需要負離子,另有
30%的人對負離子增加感覺舒適,而其余40%的人對負離子沒有什么反應;艚鹚拐J為,空氣離子對人體作用隨實驗對象而不同,大約
65~75%的人對離子濃度有感覺,大約25%的人對離子濃度變化沒有任何反應。一般說來,負離子對非健康人和病人效果顯著,而對正常的健康人則無顯著性差異。另有資料表明,女性對負離子缺乏比男性更敏感,女性也更喜歡負離子多的環境。
從以上這些學者的不同論點可以看出,在沒有掌握一整套準確、可靠的實驗方法、實驗手段和取得大量實驗數據之前,過早地全面肯定或一概否定負離子對空調房間工作人員的生理效應是輕率的,最后的結論有待于進一步做大量工作。而且必須強調,不能認為空氣離子對人體影響是孤立于大氣環境、生理節奏、建筑形式、心理和社會因素等影響之外的,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必須對這類因素給予充分重視。
三、空調房間加強空氣負離子化的可能途徑
空調房間消弱負離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一個空調系統,要想全部消除這些不利因素是難以辦到的。通常,為了加強空氣負離子化,在空調房間內裝置空氣負離子發生器。
空氣負離子發生器主要有三種形式:1.α射線負離子發生器;2.電暈放電式負離子發生器;3.水激式負離子發生器。
α射線負離子發生器是利用對人體無害的微量α射線來激發空氣產生大量正、負離子,然后將正離子消除,留下負離子。雖然這種發生器在早期曾使用過,但由于放射性物質可能會對人的心理及生理產生副作用,現已很少生產。
電暈放電式負離子發生器是在針頭或細導線上加幾千到幾萬伏負高電壓,在針頭周圍形成一個離子電暈。當沿針頭流動的電子離開針頭時,因具有相當高的能量,與氣體分子碰撞時能使其外層電子擺脫分子成為自由電子,這些自由電子再被其他分子捕獲即成為負離子。但這種負離子發生器由于具有高電壓,會伴生臭氧和氮氧化物。電暈放電式空氣負離子發生器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形式。
水激式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是在高速運動下把水打成 1洀
以下的細霧,從而產生空氣負離子。這種發生器的最大優點是不會產生臭氧和氮氧化物。但由于使用這種發生器時,會使空氣濕度升高,改變空調工況,同時操作麻煩(需定期加水),造價和運行費用高,大大限制其使用。
小結
雖然國外不少學者認為空氣負離子缺乏是造成空調房間對人體不適的主要原因,但仍有很多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闡明。
目前,我國在這個方面的研究很少,隨著日益增多的空調房間,工作人員的不適抱怨將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認為要想肯定空氣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積極作用,還需要做大量工作,首先要有可靠的測試儀器,同時測量室內外的正負離子濃度,確定各種空調房間的負離子缺乏程度。然后在負離子較少而人們抱怨較高的某些場所,進行嚴格的“雙盲”實驗,或進行有對照組的實驗,在作主觀詢問的同時,測量一些客觀生理指標。我們相信通過系統的調查研究,將不難得到滿意的結果。
【注】
電暈放電式負離子發生器作為傳統的負離子設備,目前已經被生態負離子發生器所替代。因為傳統的負離子發生器生成的是活性低的大粒徑負離子,且易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衍生污染。而生態負離子發生器利用的是國際上最領先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因此釋放出的是活性最高的小粒徑負離子,且完全避免了臭氧、氮氧化物、輻射等衍生污染物的產生,被譽為“開啟了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的生態化時代”。J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