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BC一篇發布于2016年的報道被廣為傳播·,這篇報道的具體內容是說“霧霾等空氣污染,損傷的不僅是我們的肺,還會損害我們的大腦!盋NN當時也報道過同一則新聞“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了空氣污染顆粒”。
霧霾難治,心霾更難除,時隔兩年,這條舊聞再度被關注。這種心理特別能夠理解。時值冬季,霧霾正甚,大家眼前有霧霾,心里更有心霾。這時我們可能非常需要一臺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來防衛我們呼吸,保護我們的大腦。
霧霾對大腦危害有多大?
多年來人們對霧霾的認知大都停留在對呼吸道、肺臟的危害上,2013年底,世界衛生組織(WHO)經過整理全世界1000多個顯像管研究報告后得出“空氣污染致癌”這個結論,同時也明確把空氣顆粒物(包括PM2.5)列為一級致癌物質。
但研究卻發現,霧霾對大腦的傷害完全不亞于肺臟。
羅徹斯特大學的環境醫學系教授Cory-Slechta及其團隊在對實驗室里老鼠的研究結果中發現:長期處于污染空氣中的小鼠的大腦會永久受損,會變傻變笨,會孤獨、抑郁、癡呆。而當這一研究放在人體身上時,結果則更加震撼。
左起圖一為健康大腦,圖二、三、四依次為被空氣污染、老年癡呆癥以及毒品侵蝕的大腦
不同于PM2.5~10的粗顆粒污染物(如沙塵暴),PM小于2.5的霧霾可以通過呼吸道直達我們的大腦。霧霾中的金屬納米粒子會助推老年癡呆的發生,這些粒子絕非身體所需,它通常來源于高溫下融化的鐵和燃料燃燒,以及汽車尾氣的排放。而長期暴露在污染空氣中的兒童和青少年,更易受到傷害,通過鼻腔吸入的金屬納米粒子進入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永久傷害。
美國芝加哥拉什醫學院教授Jennif.er的研究團隊,對養老院的19000名年長女性的記憶能力和居住的地址進行比對研究。最終發現,那些常年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被試者,晚年的記憶衰退更嚴重,更容易患上老年癡呆癥。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公告也顯示,全世界每年有8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我們也是時候收起“你腦子不是進水,是進霾了”的玩笑段子了。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做出改變,還子孫后代一個碧水藍天。但同時,穹頂之下,我們也該給自己一份保障,大的環境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長期生活的室內空間,我們卻可以創造一方凈土。
據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的小粒徑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氣中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凈化作用是源于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實驗證明,飄塵直徑越小,越易被負離子沉淀。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
2011年12月27日日本國家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日本東邦醫科大學的淺申蒔博士、日本大學的中川正吉博士等數專家發布研究結果證實:生態級負離子是室內環境應對PM2.5最佳方法。目前隨著負離子技術的發展,負離子產品也早已作為空氣凈化設備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采用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以及具有負離子系統和污染物收集系統的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的VIIYI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科院、清華大學等權威機構效果驗證:PM2.5清除率99.8%,TVOC清除率77%,細菌清除率99.94%。
而且,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區別于傳統濾網式空氣凈化器,以負離子為凈化因子,無風機、無濾網、零噪音、零耗材,功率僅5瓦,支持365天24小時開機實現超微凈化......無論從原理、適用范圍還是效果上來看,都遠遠優于傳統的濾網式空氣凈化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