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進入冬季以來,霧霾的警報再次出現在各地的天氣預報平臺上。12月1日,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多數城市空氣質量進入污染狀況,而且污染情況還在持續加重。大氣防治工作任重道遠,在藍天白云重現之前,我們仍需空氣凈化器捍衛我們的呼吸。
進入11月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經出現了四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由于工業結構偏重、排放量大,加上機動車保有量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霧霾的“重災區”,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分析說,這次大范圍的重污染“帶頭大哥”是沙塵,根本原因是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還遠超環境容量。
在11月3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就曾提到,目前我們大氣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遠,還處在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面對的反復的霧霾天氣,我們最為安全的做法就是,保證室內的空氣的清潔,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呼吸健康。
在清華大學發布的首個室內PM2.5(細顆粒物)污染公益調研報告中,調研結果顯示,相對于室外PM2.5污染,室內PM2.5污染對人的影響更顯著。人均室內PM2.5暴露量和潛在劑量為室外的4倍,F代人70%-90%的時間處于室內,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著人體健康。因此一臺高效的室內空氣凈化器在冬季霧霾天里必不可少。在凈化空氣方面,相比于傳統的風機加濾網式的凈化原理,負離子對空氣質量的優化,無論從原理、適用范圍還是效果上來看,都遠遠優于傳統的濾網式空氣凈化模式。
美國環保署(EPA)實驗室研究發現對于凈化空氣中顆粒物而言主要有三種方法:
1)、布朗運動(Brownian Diffusion)--對越小的粒子,效應越強。
2)、濾網攔截(Interception)--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
3)、負氧離子凝聚沉降(ion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對越小的粒子,效果越好。
生態級負離子對空氣的凈化作用是源于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實驗證明,飄塵直徑越小,越易被負離子沉淀。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組編寫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也多次提到:空氣中的輕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對小至0.01微米、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微粒飄塵,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而濾網式凈化器受濾網孔徑的限制,只能過濾掉較大的顆粒物,那些叫小的顆粒會直接通過濾網孔徑重新排入室內,無法做到超微凈化,而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恰恰是這些粒徑較小的顆粒物。負離子卻可以有效實現小粒徑顆粒物的去除。2011年12月27日日本國家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日本東邦醫科大學的淺申蒔博士、日本大學的中川正吉博士等數專家發布研究結果證實:生態級負離子是室內環境應對PM2.5最佳方法。
據山東紐來福離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總表示,專業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不僅可以在凈化效果上可以滿足當下人們對于室內環境高效需求,在使用方式方面也更符合目前消費者所追求的簡單便捷的原則,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因為擺脫了風機及濾網的限制,后期不用更換濾網,沒有任何的耗材費用,使用時也不會產生噪音,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更佳,這也是負離子空凈的的銷量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仍能逆風而上原因。而采用了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具有負離子系統和污染物收集系統等國際領先負離子技術的VIIYI薇伊負離子凈化器零噪音、零耗材、功率僅5W、支持365天24小時開機超微凈化三態污染物(物理污染、化學污染、微生物污染)更是得到的眾多消費者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