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負離子在空氣凈化領域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負離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而作為新興產業,負離子凈化產品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能夠實現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負離子的生態負離子技術問世后,我國的負離子凈化產業發展步入世界領先水平。
負離子是世衛組織規定的空氣是否潔凈的重要標準
按照世衛組織的規定,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達到1000-1500個/cm3時,才能稱之為潔凈空氣。我國《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也多次講到: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尤其對可入肺顆粒物效果極佳。
可以說,負離子是空氣是否潔凈的重要參考標準。特別是PM2.5持續爆表的近些年,“負離子”一詞在大眾耳中從陌生到熟悉,國家也不斷加大研究、監測力度,逐步實現對負離子作用的最大化利用。
除去林業部門,氣象部門也大力參與其中,證實負離子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至關重要。而由黃向達、王健、曾宏達等專業人士撰寫的《城市空氣負離子濃度時空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綜述》論文中也作出表述:空氣質量是影響人類福祉乃至生存的主要城市環境問題,而空氣負離子(NAI)是綜合反映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對人居環境有重要意義。
當然,由國家相關部門主持開展的關于負離子的研究及負離子產業的發展研究遠非于此。記者在百度中輸入“負離子、國家”兩個關鍵詞,根據搜索結果可見,國家不同地區都對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格外關注,其中亦顯示,當空氣中負離子濃度增加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研究發現,負離子能夠實現空氣的超微凈化
由中國空氣負離子研究學會專家編纂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記載:負離子可以與空氣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使其發生凝聚沉降,或作為催化劑在化學過程中改變痕量氣體的毒性。對于小至0.01微米、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微細飄塵,都會有明顯的沉降去除效果。
而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也證實,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pm2.5以下甚至0.1微米的微塵。而負離子對空氣凈化的作用,是源于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使其聚集成團降落。而此時,PM2.5等細小顆粒物已經變成了PM10等大粒子顆粒物,這些大顆粒物因為體積較,不易隨著空氣流動被帶起而進入呼吸系統,即使被吸入呼吸道,也會被人體鼻腔、呼吸道黏膜等天然屏障攔截,通過咳嗽、吐痰等方式排出體外,從而大幅降低被人體吸入肺深處的概率。
以采用了生態負離子技術的凈化設備為例,通過凈化原理圖,便可對負離子的凈化原理一目了然。
2016年6月,《無風機式負離子空氣凈化器CADR值、CCM值、能效等級及噪音計算判斷標準》正式出臺,為不同于濾網式空氣凈化器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行業提供了明確地參考指標,填補了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標準的空缺,使得采用了生態技術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在日常家庭發揮巨大作用。由此可見,國家大力支持負離子產業的發展,實乃利國利民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