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今醫學界對治療癌癥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如果到了癌癥晚期,治愈的希望還是非常渺茫,專家提醒,負離子可以通過自然呼吸進入人體,起到保健作用,無需改變現有的生活習慣,配合現今醫學的治療,可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是癌癥患者的福音。
原第四軍醫大學,博導陳景藻在其編寫的《現代物理治療學》中論述,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自由基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進入人體后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該畸變分子由于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而致癌。這樣,惡性循環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復制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后出現癌癥。而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癥。人體得到負離子后,由于負離子帶負電荷,有多余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文獻《空氣負離子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療效觀察》中記錄,西安醫科大學、陜西省腫瘤醫院選擇臨床晚期惡性腫瘤56例,其中肺癌30例、食管癌8例、惡性淋巴瘤10例,乳腺癌8例,隨機分層抽樣,實驗組(吸入空氣負離子加化療)30例,對照組(單純化療)26例。半年后,結果顯示: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改善總體療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65.38%,吸入空氣負離子的實驗組總體療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研究員陶名章表示,如今中國的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遠超許多發達國家,被新華社、光明日報譽為“人工生成生態負離子開創者”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生態負離子,讓人們在家享受負氧離子療養浴環境。
負氧離子生成機生成的小粒徑負離子,對人體有很好的療養保健作用,配合專業的醫學治療,讓我們不再“談癌色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