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不少學校特別是新建學校已基本整修完畢。但裝修后所面臨的教室甲醛污染問題也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而隨著中小學教室室內環境改善標準的執行,對現有凈化設備的整體功能提出了更高一級挑戰,能夠同時凈化甲醛等化學污染、PM2.5等物理污染以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的負離子凈化設備脫穎而出。其在校園內的全面推廣,也成為大眾翹首以盼的大事。
【現狀】
甲醛污染事件頻發 教育部門高度重視
不同于多在秋冬季節出現的霧霾,甲醛污染一年四季都隨時存在于室內,且室內溫度越高,甲醛的揮發量也就越大。但由于能夠安全、有效治理甲醛污染的凈化設備一直未能滿足中小學生的健康需要,教室空氣環境的治理問題越發引起了高度重視。
此前,西安、衡陽、深圳、德州等地陸續曝出中小學新建校舍室內甲醛超標,導致學生身體出現頭暈、流鼻血等不適狀況。對此,國務院教育督導辦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對2018年以來新竣工交付使用的校舍、新采購的設施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時發現并有效治理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甲醛)的隱患。而目前正處于甲醛揮發量最高的夏季,學生開學在即,從根本上實現甲醛治理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知的發布,使得“空氣凈化器進校園”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近幾年新興的負離子凈化器,成為關注的熱點。記者日前通過對多個省市級政府采購機構相關負責人、主流企業政府采購項目負責人、空氣凈化行業專家等進行深入采訪后獲悉,目前負離子凈化器采購市場正在不斷升溫,多地都已進一步啟動相關學校項目招標工作。
【專家】
并非所有負離子凈化器都適合教室污染治理 凈化甲醛需高新技術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有濾網凈化器和新風系統所不具備的優勢,但空氣凈化技術一線研發專家卻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憂慮。在首屆“兩凈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專家吳吉祥坦言,甲醛作為一個重要且頑固的污染物,并不是簡單的空氣凈化設備可以解決的。
比如,采用了傳統雙極電暈放電技術和普通單極放電技術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在凈化空氣的同時,因為傳統技術限制,亦存在無法避免的弊端。
據專家介紹,雙極電暈放電技術、普通單極放電技術均需要1-2萬伏以上的輸出電壓,電壓升高最大弊端之一,便是氮化物、臭氧等衍生物產生。而且由于只能釋放出濃度低的大粒徑負離子,使其凈化功能大打折扣。特別是對有著3-15年揮發期并且時刻釋放的甲醛來說,這種作用顯然微乎其微。
“一般多在秋冬霧霾季開啟的傳統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并不適合教室甲醛污染的治理。”吳吉祥教授如此表示,“現在大部分負離子凈化設備都存在技術缺陷,凈化甲醛更需要高新技術問世!
【分析】
兩大系統強強聯合 生態級負離子凈化器更適合推廣應用
據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目前,由我國科研人員自主研發、代表負離子產品世界領先水平的生態級負離子凈化器已經問世,該生態負離子凈化器獨具負離子系統和臭氧系統兩大系統,可以實現負離子+臭氧的聯合凈化模式,是目前最綠色、有效的除甲醛方式。
其中,負離子系統采用的是國際唯一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釋放出的小粒徑負離子活性和濃度都很高,可以不用借助風機外吹就能實現自由擴散,充滿整個室內空間。據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臭氧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王世汶介紹,負離子不僅可以凈化室內PM2.5,還是除甲醛的重要反應中間體,可以使其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西北化工研究院發布的《室內甲醛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進展》論文中也透過研究表明:負離子可與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發生反應,將甲醛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生態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的臭氧機也與市面上采用了玻璃或者不銹鋼作為介電體而產生臭氧的臭氧機不同,其采用發明專利納米陶瓷作為介電體,能夠產生高純度的臭氧。并且納米陶瓷耐高溫,不易損壞,理論壽命可以達到10萬小時。
很多人會有疑問:臭氧去除甲醛的原理是什么?臭氧機釋放出的臭氧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臭氧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世汶解釋說,臭氧能夠與甲醛發生脫氫反應,使化學鍵鍵長發生變化并產生斷裂,形成絡合物和HOOO,從而完成對甲醛的氧化和分解。另外科學的方法使用臭氧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生態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的產品負責人也表示,臭氧系統一般是人離開室內時開啟,釋放出的臭氧可以對甲醛進行無死角凈化,且未參與反應的臭氧會在30分鐘后自動還原成氧氣,不存在任何化學殘留,人回到房間后開窗通風一下便可。
記者通過在相關網站的查詢,經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通過驗證:經森肽基負氧離子空氣凈化器處理后,甲醛含量較處理前降低近4倍,一次性降解率為73.33%、如果持續開啟的話,甲醛的凈化率會更高。
生態級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的問世,為當代凈化設備進校園工程做出了強大的助推。其不僅在凈化PM2.5及細菌、病毒等物理污染、微生物污染方面作用顯著,更是對甲醛等化學性頑固污染的治理做出了突出成就,是當今中小學校推廣凈化設備的應用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