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醫學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抗焦慮藥物和安眠藥會增大死亡風險。一旦出現失眠現象,應當盡量選擇物理治療,避免長期接觸化學藥物。實驗證實負離子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對治療失眠自然又有效。
研究人員表示盡量減少使用此類藥物,以免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有效避免副作用的發生。專家建議患者能夠考慮其他代替療法,如負離子吸入療法,就能夠幫助患者們有效改善睡眠問題。
負離子是一種來自空氣中的自然因子,被醫學界譽為“空氣維他命”,自然界存在的小粒徑負離子對人體有很好的療養保健作用。負氧離子可降低腦及組織內的5-HT水平,對自主神經高級中樞以及植物神經系統均有良好調節作用。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睡眠醫學研究中心人士表示,目前治療失眠主要依靠藥物治療,雖然短時間有效果,但是容易形成藥物依賴、增加腎臟負擔,因此不宜長時間服用。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李慧教授表示,失眠睡不著只是表象,身體的微循環出了問題才是深層次的原因。用負離子療法解決失眠問題安全且長效。
在中國醫藥衛生期刊《中國當代醫藥》中刊登了一篇臨床醫學檢測報告《人工空氣負離子療法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臨床研究》,這個實驗由中國空氣負離子研究學會、香港瑪麗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呼吸睡眠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一起研究完成。臨床研究顯示,應用已實現小粒徑、高活性生態級負離子技術的負氧離子醫療設備,失眠癥患者入睡時間縮短、睡眠時間延長、睡眠中綴次數減少、睡眠質量進步、日間功用改善、各項指標明顯恢復。其對失眠的治療有效率達90%以上,同時也規避了藥物的副作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科技也可以生成負離子。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研究員陶名章教授強調,步入21世紀以來,科技快速發展,人工負離子生成技術得到空前提高和創新。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華社、CCTV、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的報道,突破傳統負離子技術瓶頸的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在我國研發成功,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生態負離子。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認準國家專利。
采用了以上專利技術的VIIYI薇伊負離子生成機,釋放出來的小粒徑負離子對人體有著廣譜高效的醫療保健作用,既規避了藥物治療睡眠障礙帶來的不良風險,還有效的提高了睡眠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