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
中國綠色時報報道 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每當我們打掃房間的時候,無論是擦桌子,還是掃地,都會發現桌子上、地上附著很多灰塵。 但是您知道嗎,這只是您用肉眼能夠看到的灰塵,還有一種灰塵是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吳楚材告訴記者,空氣中的灰塵分為降塵、飄塵兩種。降塵是落在地面與物體上的一種肉眼看得見、摸得著的灰塵,而飄塵是飄浮在空氣中肉眼看不到的微;覊m,它不僅能飄在空氣中幾年都不落下,還是病菌和有毒物質的載體,并且很容易在人呼吸的時候隨著空氣進入到人體的肺部,一旦飄塵進入人體肺部之后就粘在肺部的黏膜上,累積多了就會影響肺部的納氧能力,影響人體健康,老年人肺功能差就有這個原因,所以說這種飄塵對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別是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性粉塵可穿過肺泡進入血液及至全身而帶來毒害,而且幾乎是永久性懸浮于大氣中,在數量上又占大氣懸浮總粒子的90%以上,對人體危害最大。“空氣中負離子遇到微粒的灰塵很容易與其聚合在一起,使其失去活性,沉降到地面,從而起到降塵、凈化空氣的作用。” 據一份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室工作人員所做的報告顯示,一些皮毛作業車間,當控制空氣負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厘米15萬個時,塵埃濃度可由每立方厘米0.42毫克降低至每立方厘米0.05毫克。飄塵在空氣負離子的電荷作用下容易吸附、聚集、沉降,使得空氣得到很好的凈化。如在人造空氣負離子的環境中,可明顯見到設備、場地上飄塵的沉降。 既然人造空氣負離子的環境能夠看到明顯的效果,那么自然環境狀態下的飄塵沉降效果又如何呢? 吳楚材告訴記者,森林對粉塵有明顯的阻滯、過濾和吸附作用。由于樹木綠地能降低風速,因而飄塵經過時能被滯留沉降,也能被枝葉分泌的油脂和黏性汁液所吸附而起到消塵作用。林木截留顆粒物的能力與葉面積成正相關,即喬木截留顆粒物的能力大于灌木和草地。針葉樹有較大的葉表面積,它的截留能力大于落葉闊葉樹。 據測定:1立方米榆樹葉,一晝夜可以吸附塵埃20克以上,1公頃森林的葉片鋪于地面時有75公頃面積。樹種不同,吸附塵埃的能力不同:1公頃云杉1年滯留粉塵32噸,松林可吸附36噸,水青岡可滯留64噸。這些被滯留的粉塵通過雨水沖洗又回到地面。 “盡管森林具有釋氧和凈化大氣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當污染來源超過空氣的自凈能力后,仍會受到污染。”吳楚材不無擔憂地說。 隨后,他建議道:“對于這種情況,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疏導游客,減少常住人口,減少公園內的餐旅設施,改變食品種類和供應方式,加強公園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使之跟上旅游業的發展;應當根據各景點的環境容量控制和調節游客的入境數量;加強旅游宣傳教育,增強生態保護意識,提高游客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行為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懂得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
■相關鏈接 環境的不同,負離子高低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工廠、繁華的街道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0個至50個,能誘發各種疾。 都市的商場、賓館、居民區(室內)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60個至150個,易誘發生理障礙等; 街道綠化帶、小片綠地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200個至500個,有誘發生理障礙的可能; 大型公園、草坪綠地、城市森林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500個至900個,維持人體健康基本需要; 郊野森林、山谷、小溪、水庫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900個至1200個,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 森林、溪河、跌水、小瀑布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1200個至3000個,降塵、滅菌,增強免疫功能、增強人體健康; 瀑布、大跌水、海浪沖擊、特殊的負離子高發地段負離子數每立方厘米1萬個至5萬個,降塵、滅菌,給細胞補氧補電,治。ㄈ绺哐獕骸⑵^痛等呼吸道疾。,強身健體。
鏈接:http://news.163.com/10/1210/09/6NHIBNIK00014JB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