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孩子的學習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時間也越來越長,如此一來孩子長期處于學習狀態,腦力負荷沉重,就會出現大腦工作能力下降的現象繼而進入學習疲勞期,無法吸收所學知識。圍繞此問題,有專家指出:負氧離子是一種自然因子,對改善學生學習疲勞有明顯的效果。
日本前氣象廳氣象研究所室長醫學博士藤井辛雄先生通過研究氣候、氣溫、濕度等氣象狀況對于人體所造成的的影響,對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做出解釋:含有較多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的空氣會作用于副交感神經,壓抑興奮,讓人保持心情平和,學習能快速進入狀態。反之,含有較多正離子的空氣,對交感神經產生作用,循環系統的機能亢進,便出現了心悸、憋氣、血壓升高的癥狀,容易讓人疲憊。
西安醫科大學衛生系教研處的張曉征、張振軍、侯如蘭、王維清等教授曾就空氣負離子是否可以改善學生學習疲勞的論題進行試驗研究并將報告發表在《中國校醫》期刊。實驗中,他們通過在教室安裝空氣負離子發射裝置前后,對學生數項腦力作業能力指標和考試成績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學生的大腦工作能力指數指標、閱讀數、錯誤率、疲勞率還是短時記憶力的默對率,以及閃光融合頻率臨界指標的日動態、周動態變化都呈現好的趨勢。實驗證明,提高教室負氧離子含量對提高學生學習作業能力,減輕和防止疲勞發生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悉,空氣負離子是由大自然電離現象產生的小粒徑負離子,易于透過人體血腦屏障,易于進入生物體發揮其高效廣譜的生物效應。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科研人員通過模擬自然環境研發出能夠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負氧離子生成技術,此技術通過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專利號:ZL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等尖端科技生成生態級負氧離子。生態級負氧離子粒徑小、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可以主動捕捉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甚至PM2.5等污染物,消除正離子,并給人體提供充足的“空氣維生素”,緩解學習疲勞。
經過多方權威驗證,負氧離子能夠改善孩子學習疲勞,讓孩子處于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以良好的狀態接收學習內容,對提高孩子的成績有很好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