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防治空氣污染,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最新公布了《空氣污染(霾)人群健康防護指南》(以下稱為《指南》),針對我國當前空氣霾污染的問題,從知識傳播、信念培養和防護技能等方面,給出公眾綜合健康防護對策和建議。《指南》提出,老幼孕等敏感人群、慢性病患者以及長期戶外作業人員是霾污染防護的三類重點人群,建議中小學、幼兒園配置空氣凈化器。這一建議的提出,或將促進空氣凈化類產品的校園普及。
據《指南》介紹,除了遮擋視線和嗆鼻外,霾對人體還有多種直接和間接影響。霾對健康的直接影響以刺激癥狀和急性效應為主。例如,眼和咽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鼻塞流鼻涕、皮疹等。在中小學等學校環境下,學生大部分時間待在教室內,當大環境霧霾嚴重的時候,兒童紫外線照射不足,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對鈣的吸收大大減少,嚴重的會引起嬰兒佝僂病、兒童生長減慢。另外,一旦被孩子從呼吸道吸入,會出現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難,加重哮喘發作,導致心律失常誘發心臟病等。
為此,針對室內防霾,《指南》明確指出,學校、辦公室、室內健身場所等,建議配置空氣凈化器。而作為空氣凈化器中的尖端除霾產品,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不僅可以快速除霾,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對身體有益的負氧離子。
經過多方專業機構研究表明,負離子是一種來自空氣中的自然因子,當我們來到原野、漫步海邊或走進森林的時候,總感到那里的空氣特別的清新,這就是負氧離子的作用。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2萬個每立方厘米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負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0.001um以下的微塵以及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
據悉,目前采用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的薇伊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打開老舊負離子生成技術所生成的負離子濃度低、活性差、存在內置風機、且伴有臭氧等衍生物產生等技術缺口,實現了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的生態化。它通過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ZL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等尖端科技生成高濃度負氧離子,粒徑小、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在半徑3米的距離之外仍然能夠檢測到2~9萬以上的負離子濃度。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主動捕捉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特別是PM2.5等超微污染物,有效率達到99.8%;殺滅細菌病毒的有效率達到99.87%;對甲醛等污染物的清除率高達73.3%以上,有效凈化室內污染。
如今霧霾依然是影響中國空氣質量的棘手問題,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防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除霾行動任重而道遠,如何才能通過科技實力去使兩者達到一個理想的平衡值,仍然是當局領導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