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對廣東人來說一直是很重要的會客之道。與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廣東人的經商法,藏在一次又一次的茶會中,因此,在會客時的茶品質好不好、口感是否甘甜會影響到一場生意的成否。但因為氣候及地理位置的原因,廣東潮濕多雨,茶很容易受潮,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茶葉的品質呢?
云南農業大學普洱茶學院副院長周紅杰教授及他的團隊發現,負氧離子不僅可以消除加工或者倉儲不當造成的雜味還可以改善茶的品質。他們以2003年龍記青餅和2005年的古道青餅進行對比實驗。在溫度、濕度一致的條件下保證空氣負氧離子在30cm有效范圍內與茶餅直接接觸。結果顯示,高濃度負離子的儲倉,其有代表性花果香的 1- 庚烯 -3- 醇等物質香氣提高,以苯乙醇等為代表的(煙味)化合物香氣降低。也就是說,茶葉的焦灼味成分和不新鮮刺激性氣味物質成分減弱甚至消除。
另外, GB/T22111-2008《地理標志產品 - 普洱茶》中也曾表明,在 10000~20000 個 /m3 的高濃度負氧離子倉儲條件下,茶品質湯色淺黃明亮,滋味醇和,苦澀度降低,收斂性減弱,甜度及順滑度提高,香氣方面有利于不同陳香物質的轉化。
實際上,加工不當或者倉儲濕度變化容易產生霉菌,也就是茶葉雜味的由來。而經過試驗證明,負氧離子有非常好的殺菌消毒作用。霉菌消失,茶葉自然可以散發原有的清香了。
目前因為負離子生成技術水平高低不一,人工科技生成的負離子存在濃度差異。但是據媒體報道,代表負離子生成最尖端的技術——生態級負離子技術實現人工生態化負離子轉化,它通過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ZL201220433901.6)、納子富勒烯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等尖端科技生成高濃度的生態級負氧離子。生態級負氧離子粒徑小、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在半徑3米的距離之外仍然能夠檢測到2~9萬以上的負離子濃度。這兩大技術的問世曾被新華網、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評價為“開啟了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的生態化時代”。
負氧離子能夠改善茶品質這一特性為今后科學倉儲提供了有力依據,側面也證實了負氧離子的滅菌除味功能,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負氧離子還在更多領域發揮其廣譜高效的良好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