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分子俘獲電子后,就會變成負離子。由于空氣中成分78%的是氮氣,21%的是氧氣。氮氣是惰性氣體,而氧氣卻非;钴S。因此,空氣中的負離子絕大多數是負氧離子,所以空氣負離子也叫負氧離子。德國科學家于1889年第一個發現空氣中存在負氧離子?諝庵袔ж撾姾傻难鯕怆x子被稱為“負氧離子”。
空氣分子在某種外力(電場、碰撞、輻射等)作用下,圍繞原子核旋轉的外層電子脫離了束縛,成為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很快會附著在氧分子上,成為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
負離子和PM2.5有關系嗎?
負離子是PM2.5終結者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汽車尾氣等。
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能夠使其凝聚沉淀,有效去除空氣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為進一步驗證負離子PM2.5去除效果,筆者查詢到中國疾控中心所做的檢測報告,報告上明確的證明:負離子PM2.5去除率達到99.8%。
負離子和殺菌消毒有關系嗎?
負離子可無害滅微 疫情期間確保安全
疫情期間,民眾普遍安全感缺失,特別擔心會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有效的殺滅病毒,將感染風險降到最小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李海濤說,殺滅病毒使用的傳統的方法是高溫、輻射殺毒,還有強氧化、蒸發脫水消毒。這些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點也很突出,就是在使用時人必須回避,否則就會受到傷害。
經過不斷地實驗和科學論證,終于有了重大的發現: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負離子可以使病毒細菌的內外電位發生改變而殺滅之。負離子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唯一一種非高溫,非氧化,非紫外的無害滅微方式,人無需回避。
為了審慎起見,筆者再次查詢了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省醫學科學院等權威機構做出的檢測報告。這些報告同樣都證明:負離子細菌去除率達到99.94%,病毒去除率達到99.87%。負離子具有廣譜的病毒殺滅作用,可以直接殺滅冠狀病毒、輪狀病毒、H1N1,H3N2等流感病毒。

不僅如此,在湖北奮力抗擊疫情的時期,方艙醫院就采用負離子進行殺菌消毒,無害滅微。這足以證明,負離子殺菌消毒是確實有效的。
負離子只存在于自然界中嗎?
人工生成負離子技術有了重大突破
依據光明日報、新華社的權威報道,生態負離子技術——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態級負離子,粒徑小、活性高、自然擴散距離遠。
在疫情依然在快速蔓延的非常時期,小粒徑負離子不但可以有效的殺滅新冠肺炎病毒,還能沉降氣溶膠。在確保安全的同時,還能療養保健,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多全齊美,何樂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