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爆發之后,很多的人都開始忙著囤口罩,不分型號,只要是口罩就都買回家。的確,港大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戴口罩的防護作用是明確的。近日,繼口罩之后,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又遭到“瘋搶”,今天才三千多,明天就到五六千,這是什么套路?原來,這是由負離子良好的消殺效果決定的。
負離子是什么?負離子真的可以消殺嗎?
負離子,是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了自由電子而形成的。負離子對環境的消殺主要分為兩步:第一,負離子呈負電性,與呈正電性的漂浮塵埃(PM2.5)、氣溶膠等物質正負相吸,互相結合,讓其迅速沉降,免于在空氣中聚集,這可切斷新冠病毒傳染途徑;另一方面,小粒徑負離子可使新冠病毒衣殼內外電位發生變化或顛倒內外電位極性,將其直接滅殺。
在這里,我們要清楚“小粒徑負離子”的概念,以及它的生成方式。清華大學博導、中科院專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中明確寫道:空氣的正、負離子,按其遷移率大小可分為大、中、小離子,只有小離子或小離子團才能在空氣中發揮最大的消殺作用。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研究員陶名章同樣表示:目前成熟的技術是使用生態負離子生成芯片技術(專利號:201220433901.6)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專利號:ZL201020263299.7)的負離子空氣凈化器,這兩項技術通過了多種檢測,是公認的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易于進入人體的、活性高的小粒徑負離子,也是疫情期間公共區域消殺的選擇。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的消殺效果如何?
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在消殺中的表現如何?通過上述權威檢測報告我們可以看出: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產生的負離子濃度超過2億個/立方厘米,去除0.3微米以下顆粒物比率高達99.87%,病毒去除率高達99.87%,這相對于傳統消殺方式幾近完美。
針對各種病毒的消殺,通過以上檢測報告我們也可以看到:負離子機可以有效殺滅H1N1、H3N2等流感病毒,EV71手足口病毒、COX-B3薩科齊病毒、AD3、HSV-1皰疹病毒等,同時對于RNA病毒、DHA病毒,包括有包膜的病毒、無包膜的病毒,以及輪狀病毒、冠狀病毒均有殺滅作用。
同時,相對于傳統的消殺方式,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優勢明顯。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具有無風機、低功率、零噪音的特點;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真正實現了無害滅殺微生物,是目前唯一一種非高溫、非氧化、非紫外線的無害滅微方式,尤其適合人群聚集的場所,且人無需回避,可以長效、持續的滅殺微生物。目前,負離子空氣凈化器的消殺效果已經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并逐漸走進學校、醫院、商場等公共區域,實現了高效安全的消殺。所以,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一機難求的時代即將到來,建議有機會買的就抓緊入手吧!
①、引于:林金明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
②、引于:陶名章編著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