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著健康這個話題。近幾年來,各種流行疾病肆虐全球,更是把人類健康、自身機體免疫力等問題推到人類生活的首位。
一、負氧離子與健康的認識研究
負氧離子對人類的醫療健康、衛生保健、凈化環境等許多方面有著很大的改善作用。人們對它的認識研究也由來已久。自從1708年W.Wall最早觀察到靜電以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開始致力于該領域的研究工作。但直到19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菲利浦·萊昂納德(Philip. 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學術上闡述了負氧離子對人體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環境中的負氧離子有益于人類健康,并指出負氧離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圍。20世紀初,俄羅斯學者首次發表了利用負氧離子治療疾病的論文。到20世紀30年代,德國Dissuader開創了大氣正、負離子生物的研究,他首先使用了電暈離子發生器,從此形成了關于負離子生物效應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數以百計的論文、研究和實驗報告,證明了負離子對人體有明顯的有益作用,而正離子則相反,對人的血壓和新陳代謝有明顯的壞作用,這些研究由于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終止。
直到后來美國加州大學的A.P.Kragan教授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創了離子生物效應的微觀研究與實驗,才把對空氣負離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開發與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動植物和人體試驗。從人體的內分泌和機體內部循環及各種酶的生成反應等方面去論證負氧離子是如何影響人體和動植物,是如何產生各種生物效應的。世界各國許多研究者也在他們各自的研究中進行了以上的實驗,認為負氧離子有明顯的生物效應,可以調節、改善神經中樞、生物體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等。
二、負氧離子含量與健康關系
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如同萬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人類健康同樣離不開負氧離子。理論上講,存在于自然界的負離子與正離子是等量的。而正負離子對人體的健康關系存在著很重要的差別及影 響。(如表6-1所示)
由于人類無視自然生態的平衡,忽視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規律,短期行為和功利主義等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使正負離子比例嚴重失調?諝庵写罅康牟《、細菌、有害物質、有害氣體及含有多種成分的塵埃,它們都帶正電荷,隨空氣浮游在人們周圍,是誘發各種疾病的根源。空氣中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惟有負離子能夠與其相遇、聚合后墜落。使其失去活性。
表6-1正負離子與健康的關系
負離子的影響 |
正離子的影響 |
活性酸素消失 |
活性酸素增加 |
產生弱堿性還原作用 |
體內酸性化加劇 |
中和乳酸,消除疲勞 |
細胞及肌肉組織乳酸增加 |
細胞活化,自然免疫力增強 |
過酸化脂質高引致動脈硬化 |
身體舒適自如 |
自律神經不協調 |
恒常性機能提高 |
荷爾蒙平衡失調 |
延緩老化 |
加快老化 |
改善失眠和皮膚干燥等癥狀 |
引起失眠和皮膚干燥等癥狀 |
血液凈化,血流暢通 |
血液渾濁,血流不暢 |
現代工業大量廢氣排放造成地球大氣層的破壞,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各種自然災害加劇;有害物質過量排放,使空氣、土壤、水源污染;每一兩年一次的大規模因細菌、病毒引起的流行病肆虐等,嚴重困擾著人類的健康。
現代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享受,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原先的生活方式和習性,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大量的負面影響。營養過剩造成各種代謝紊亂,體內毒素排泄受阻,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室內四季溫控的環境使螨蟲、蚜蟲、孢子類及各種細菌、病毒大量繁殖,浮游在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現代化的家具、室內裝飾、裝潢材料夾帶著甲醛等有害致癌物質侵蝕著人的健康。
現代病的癥狀名目繁多,有無名發燒、肢體器官酸脹、疼痛、疲倦乏力、頭昏眼花、情緒波動起伏、神經衰弱失眠、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F代病正吞噬著人們的健康,使人們處于亞健康狀態。然而現代醫學又往往對其束手無策。
人類要具備抵抗各種病毒、細菌的防疫能力,創造健康的體魄,最重要是增強自身自然免疫力及對各種疾病的自然治愈力,使荷爾蒙生理作用旺盛。而負氧離子的特殊作用,會使這些情況得到很大改善,當負氧離子作用于人的生物體時,可以發揮其強大的效果。負氧離子的存在會幫助人體回復到天然的平衡狀態。負氧離子能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凈化空氣;可以調節人類機體內在的生物節律,抑制老化;使肝腎功能、腸蠕動功能活化;使血液、體液的pH值呈弱堿性,促進體內廢物、毒素的排泄;改善脂質、糖代謝;促進吸收消化,產生代謝激素及維生素;活化NK細胞,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的增殖,防止感染。在這個意義上,負氧離子被譽為“人類生命的維生素”。
負氧離子具有凈化空氣、調節機體免疫機能及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普遍受到人們的重視。早在20世紀30年代,國外就有人研究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1931年,一位德國醫生把自己關進一間有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高的小室,自我感覺到舒適和精神振奮。但當小室中正離子濃度高時,則自我感覺胸悶、頭昏、頭痛、煩躁不安等。自此以后,歐、美、蘇、日等國一直對此積極研究。
據環境學家研究,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低于20個以下時,人會感到倦息、頭昏腦脹;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在1000~2000個之間時,是人體必需的最低古量,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在2000~5000個之間時,人就會感到心平氣和、平靜安定;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在5000~50000個時:人就會感到神清氣爽、舒適愜意,而且可增加對疾病與細菌等的抵抗力;而當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高達10萬個以上時,就能起到鎮靜、止喘、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等防病治病效果。
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對人體生命活動最適宜的是每立方厘米為數千個到五百萬個。人們對海濱、瀑布、森林或雷電后的空氣感到特別清新,就是因為這些環境中具有相當充足的負氧離子。負氧離子壽命很短,空氣污染嚴重時,灰塵、煙霧會很快將負氧離子中和掉。在人口密集區,負氧離子的壽命僅有幾秒鐘,所以空氣也就不新鮮。相反在海濱、瀑布附近,負氧離子的壽命可達2Omin。據測定,在城市公眾場所、喧鬧街道和鬧市區,每立方厘米只含有數百個負氧離子;工業、礦區就更少了,只含有數十個。所以人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工作,就容易出現困倦、記憶力差。精力不集中及全身疲勞等癥狀;在海邊、湖畔、郊區農莊或山泉,瀑布、樹木、叢林的山區,這些地方的負氧離子有數萬乃至百萬多個,使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舒適愜意。因此,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的變化對人體健康具有很大的影響(如表6-2所示)。
表6-2各種環境中負氧離子含量及與健康的關系
環 境 |
負離子濃度/(個/cm3) |
作 用 |
森林瀑布區 |
100000-500000 |
具有自然痊愈力 |
高山、海邊 |
50000-100000 |
殺菌,減少疾病傳染 |
郊外、田野 |
5000-50000 |
增強人體免疫力及抗菌力 |
都市公園 |
1000-2000 |
維持健康基本需要 |
街道綠化區 |
100-200 |
誘發生理障礙邊緣 |
都市住宅封閉區 |
40-50 |
誘發頭痛、失眠、神經衰弱、倦怠、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 |
室內冷暖空調房間 |
0-20 |
引發“空調病”癥狀 |
三、負氧離于可以促進健康
空氣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在于它可以調節大腦皮質興奮抑制過程,使其趨于正常。對于解除疲勞、煩躁、緊張,降低血壓都較為有效,而且能振奮精神。負氧離子還能改善心功能、消化功能,對造血內分泌系統有良好的作用。另外,負氧離子還有以下生物學效應。
(1)新陳代謝 吸入負氧離子可以降低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并持續較長時間,還增加基礎代謝率,加強糖原有氧代謝,使無氧代謝產物乳酸維持在較低水平,進而增加運動耐力。
(2)抑菌和促進機體修復 空氣負氧離子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并且可以促進上皮生長,加速傷口愈合和促進機體修復。負氧離子抑菌和殺菌作用是通過其所帶電荷的作用實現的。
(3)免疫系統 負氧離子的吸入可以提高巨噬細胞率,使血液中r-球蛋白升高,提高淋巴細胞繁殖能力和對淋巴細胞存活有益,對抑制腫瘤有抑制和衰減作用。
(4)呼吸系統 空氣負氧離子增加氣管、支氣管纖毛活動,并逆轉正離子所致支氣管壁感染,負離子增強肺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使吸氧量增加20%,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14.8%。另外,負氧離子還有脫敏作用,對支氣管哮喘有良好作用。
(5)對聽力的影響 空氣負氧離子可以改善豚鼠耳蝸血流量,增強耳蝸細胞代謝,使內耳供氧增多,從而減輕噪聲性聽力障礙,減少閾移,加速聽力恢復。
(6)對性格、情緒、學習、記憶的影響 空氣負氧離子對小鼠學習和記憶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對性格、情緒和行為也產生有益作用。
另外,據國外報道,空氣負氧離子還可以預防雞瘟病毒的傳播,對肉雞飼養、增重、產蛋、孵化率均有顯著增加,并可降低飼料用量,對牛、豬疾病預防、生長、發育也有促進作用。在植物實驗方面,觀察到空氣負氧離子會增加植物對鐵的吸收,促進細胞色素及其含鐵酶的產生,并且提高氧的消耗。
因此這種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健康有著諸多益處的負氧離子,在當代擁擠繁雜的生活環境中更顯其珍貴。經醫學界確認這些珍貴的負氧離子不但具有殺滅病菌及凈化空氣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對人體保健、許多疾病的治療方面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