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清 張曉征 張振軍
西安醫科大學
摘要:本研究采用“空氣離子化——掛線法”輸送大量空氣負離子,改善教室空氣質
量,通過對空氣負離子化前后學生敬項生長發育指標及血液指標的分析,認為:空氣負離子對負離子有促進動物生長發育,增加紅細胞、血紅蛋白量,降低嗜酸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作用。而空氣負離子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尚未見報道。故此,本實驗通過對空氣負離子影響下正常兒童生長發育及血象的觀察,進一步探索空氣負離子的生物學效應.這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尋求有利條件。
1.對象和方法
1.1.實驗對象:選西安醫科大學子校身體發育正常、無急、慢性傳染病、無器質性疾病及血梭病的四年級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雙盲對照,其中實驗班男、女吾1 7名,對照班男20名、女16名,兩班學生平均年齡分別為10. 65士o.54歲、10. 42士0.60歲,差異無顯著。
1-2-實驗條件:人工空氣離子化——“掛線法”是在兩教室學生活動區域上空等間距架設同樣數量的電暈線及發射電極,將其連接于便攜式負離子發生器上,通電后,沿電暈線即可產生大量空氣負離子,對照班在負離子發生器內切斷電源,電暈線不發射負離子。此狀態持續一年。
裝負離子發生器前、后,兩班教室按對角線布點。于早讀前,第一節課后,最末節課后在學生坐位呼吸帶測量空氣正、負離子及氣象條件,每季度復查一次,每次連測三天,取其均值。
1.3.測試項目廈方法
1. 3.1.按照《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研究》手冊規定,測試身高、坐高、體重、胸圍。
1.3.2.采左手無名指血,用M-5型電子血球計數器測定紅細胞數(RBC)、血球壓積
(HCT)、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白細胞數(WBC)、血紅蛋白(HB)。
1.3.3.人工空氣負離子化采用便攜式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測定正、負空氣離子濃度、單極系數,同時記錄溫度、濕度、風速等氣象條件。
2.結果
2.1.兩班教室空氣負離子化情況(見表1):由表1知,空氣離子化前,兩班教室空氣離子濃度、溫度、相對濕度、風速基本一致:人工空氣離子化后,實驗班教室空氣負離子濃度上升為3073個/cm3.正離子濃度降為0.對照班教室正、負離子變化不超過20個/Cm3.兩教室溫度、相對濕度、風速變化保持一致。
2.2.生長發育指標 空氣離子化前、后各項生長發育指標的變化見表2。各項生長發育指標的空氣離子化前平均值、空氣離子化后平均增長值在兩班男生、女生之間均無明顯差異,實驗班男生身高、坐高的增長值均高于對照班男生。
2.3.血液指標 空氣離子化前、后血液指標變化如表3,空氣離子化前,血液指標在兩班男生、女生之間無顯著差異,吸入空氣負離子一年后,實驗班男、女生紅細胞增長值分別大于對照班男、女生,且兩班男生之間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1)。
實驗班男、女生紅細胞壓積(HCT)平均增長值大于對照班男、女生,但無顯著意義。
實驗班男、女生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增長值均為負值,小于對照班男、女生,且兩班男生之間差異顯著(P<0.01)。
兩班男、女學生白細胞數均減步,實驗班較對照班減少的幅度大;兩班女生之間差異明顯(0. O1<P<O. 05)。血紅蛋白值兩班學生間無顯著差異。
3 討論 關于空氣負離子確切的生物學效應,盡管目前分歧仍然存在,但其作用逐漸得到肯定。Kotaka S.Krueger A.P.Hinsull S、M、等肯定認為空氣負離子能促進動物生長發育。國內亦有類似報道,但空氣負離子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報道甚少。
本實驗環境條件的控制,實驗班教室空氣負離子變化幅度由28個/cml上升為3073個/cm3.正離子濃度由110個/cm3降為0,對照班教室正、負離子濃度比較小,兩班教室氣象條件變化一致,因此,在本實驗中起主要作用的環境因素是空氣負離子。
從實驗中觀察到.實驗班學生吸入空氣負離子一年后,與對照班學生相比,生長發育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但實驗班男生身高、坐高的增長值均高于對照班,而且在安裝空氣負離子發生器后,通過老師對其學生的調查,未發現一例學生有任何不良反應,這提示:空氣負離子對兒童生長發育存在良好影響的可能性。
動物實驗曾明確顯示。吸入空氣負離子后,動物血中RBC、HB、血小板增加,白細胞
下降。而空氣負離子對人血液組份的影響,所見報道不多。本實驗結果表明,吸入空氣負離子一年后,在正常范圍內.RBC增加.WBC減少,TCT、MCV、HB變化不明顯。
綜上所述,影響人生長發育及血液組份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本實驗通過觀察分析,認為:空氣負離子對兒童生長發育存在良好影響的可能,在正常范圍內,增加血液中紅細胞數。這提示我們:在今后學校衛生工作中,對空氣負離子的生物學效應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Krueger A.P.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air ;ion.s.lnt.J.Biometeor.1985,29(3):205.
2 Kotaka S,Effects of air ions on Microorganism and other biologicalmaterials ,CRC Crit. Rev. Microhiol ,1 978 1 12 3-1 38.
3 Kroling P.Natural and artificial Produced air ions-a bidogicaILy relle-vant climate factor? Int.J.Biometeor,1985:29(3):233.
4 Krueger A.P. and Reed E.J.Biological impact of small air ion,Sci-ence,1976:193 :1209 。
5 Hinsull S,M,et al. The effect of negative air ionization on thegrowth of four generations of laboratory rats.lnt.I.Biometeor,1984128(3):163。
6李志民,李為民,張敬華等,空氣負離子對大鼠體重及血液指標的研究《中華理療雜志》1990113(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