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氧離子與環境
來自:自然科學研究 關鍵詞:負氧離子
提要:負氧離子作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就像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樣,在人類生存環境中必不可少。林金明教授對負氧離子改善環境的功效做出闡述,而醫學組織也告知,小粒徑的負氧離子可以清除室內有害氣體,改善居住環境。
負氧離子作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就像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樣,在人類生存環境中必不可少。負氧離子被人體吸收后,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狀態,起到調節神經中樞的興奮性,促進新陳代謝,對高血壓、氣喘、流感、失眠、神經官能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人們之所以在森林、海邊、雷雨后感覺空氣特別新鮮,精神特別振奮,也是由于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原因。
出于治理環境污染的需要,人類對于負氧離子凈化空氣、改善環境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林金明在專著《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中對負氧離子改善環境的功效有所闡述:“空氣負氧離子是一種帶負電荷的空氣微粒,它像食物中的維生素一樣,對人的生命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有人稱其為“空氣維生素”,有的甚至認為空氣負氧離子與長壽有關,稱它為“長壽素”。在自然界中,大氣離子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人們卻可以感受到負氧離子的存在。自然界中空氣正、負氧離子是在紫外線、宇宙射線、放射性物質、雷電、風暴,瀑布、海浪沖擊下產生,既不斷產生,又不斷消失,保持某一動態平衡狀態。同時,因地面對于大氣電離層形成的靜電場,地面為負極,結果空氣負氧離子受地面排斥,空氣正離子則受地面吸引,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地表面正離子多于負離子,正、負離子濃度比值常大于1,濃度各為400~700個/cm3左右。山林、樹冠,葉端的尖端放電,及雷電,瀑布,海浪的沖擊下,形成較高濃度的小空氣負離子,使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而人煙稠密的大都市、工業污染地區、密閉的空調間,所產生的污染物及污染物的液體、固體和各種生物體與空氣形成的氣溶膠,使大量的小空氣離子結合成大離子而沉降、失去活性,使小的空氣負離子濃度降低,并出現正、負離子很不平衡狀態,而令人感到不適,甚至頭昏、頭痛、惡心、嘔吐、情緒不安,呼吸困難、工作效率下降,以致引起一些癥狀不明的病變。
醫學組織告誡,家庭裝修產生的甲醛、甲苯等有害氣體易導致人們出現眩暈、失眠、惡心、肝中毒等癥狀,更容易導致畸形兒的出現。小粒徑的負氧離子由于活性高,可以充分發揮氣體的彌漫性,全面分解有害氣體。目前采用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就可以生成小粒徑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治理裝修污染。
在世界污染日益嚴重、人類健康受到威脅的今天,空氣質量的改善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中負氧離子含量也逐漸成為人們關心的重要指標。負氧離子能為人類提供清新舒爽的空氣環境,通過呼吸途徑改善人類健康,真是人類值得信賴的好伙伴。(來自:自然科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