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環境與健康》 關鍵詞:長壽村

摘要:追求長壽是全人類普遍的心態,然而,和虛幻的預言相比,長壽村長壽的“秘訣”告訴我們,空氣負離子才是人類保持健康長壽的有效途徑。
一直以來,人類從未停止追求長壽的腳步。今年7月,“消除老化工程策略”基金會首席科學家奧布里•德格雷宣稱,25年內人類將有50%的幾率通過醫學控制解決人類老化問題,第一個能夠活到1000歲的人將在未來20年內出生。不管德格雷的理論最終能否成立,這對于渴望長壽的公眾而言無疑是一針有力的興奮劑,激發了更多民眾對于長壽的向往。
德格雷的理論尚需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驗證,然而在現實中,人類長壽的秘訣卻是科學界已經確認的。
1991年,國際自然醫學會在全球共確認了五大長壽之鄉,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長壽村。在這些長壽村中,長壽老人最多、數量增長最快的當屬我國廣西的巴馬縣。截至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馬縣90和100歲以上的老人分別為531人和74人,有三位壽星的年齡超過110歲。在世界衛生組織對巴馬人所作的健康調查中發現,居住在巴馬的人沒有一個是肥胖、高血壓、三脂高、糖尿病、痛風等老年疾病的,甚至連一例癌癥也未曾發現。
是什么帶來巴馬人的長壽,長壽村“長壽”的秘訣究竟在哪里呢?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博士在“第三屆巴馬國際長壽學術研討會”上所作的報告中指出:巴馬老人之所以長壽,主要是他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心理素質、自然環境、社會因素和遺傳基因等,都符合了科學養生、健康長壽所需要的——度!在報告的最后,森下敬一稱巴馬為“人間遺落的一塊凈土”,之所以這樣說,無疑和巴馬環境中濃度較高的負離子含量有很大關系。
巴馬充斥著大量的負離子,濃度比森林還要密,最高能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巴馬負離子濃度最高的地方,便是當地的山洞和水洞。有人夸張地說,穿過巴馬的一個山洞,壽命便會增加10年。此話雖然有些夸張,但礦石輻射出的負離子真的對人身體有莫大好處,而巴馬長壽村上空所形成的負離子浴的環境,也成為了巴馬人保持健康長壽的“秘訣”。
關于人類究竟能夠活多長的確切預言,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但長壽村帶給我們長壽的啟示卻給關愛健康的人群找到了保持長壽的秘訣——空氣負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