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中安在線
“我宣布,主城區濕地森林公園正式開工!”11月15日上午,隨著池州市委書記童懷偉的一聲令下,池州市主城區面積達6000畝的濕地森林公園建設正式拉開序幕。按照規劃,該公園將建設成“環境優美、風景幽雅、特色顯著”的城市開放式森林公園和優美的休閑養生場所,為市民創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10月下旬,中國•池州首屆綠色運動大會在池州舉行,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3個行業協會、149支隊伍、2205名參賽人員、580名志愿者與池州人民一起走過了綠色與低碳的綠運之旅。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經濟示范區,池州森林生態系統每年提供的負氧離子高達3.61×1024個,主城區平天湖周邊負氧離子濃度達到1143個/立方米,森林景區最高可達71438個/立方米,池州市已然成為一個天然的綠色“氧吧”。2010年,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規范》,2009年池州市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562億元,人均3.53萬元,每公頃森林提供的價值平均為8.04萬元/年,遠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據統計,到2010年底,池州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87%,綠地率39.10%,人均公共綠地18.28平方米,城市中心區人均公共綠地達7平方米,幾項硬指標均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與此同時,從2006年開始,按照“開發沿江一線、保護腹地一片”的思路,我市對全市范圍內適合工業項目落地的區域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入園企業“門檻”。4年來,共否決重污染建設項目近80個,同時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礦山企業已從2000年的560家關停整合到目前的280家,有200多家實施生態恢復。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過程中堅持保護優先的池州,并沒有在工業發展中張望。
隨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順利推進,江南產業集中區落戶池州,全市園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池州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全市省級開發區達到5個。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4%,超全省1.9個百分點、全國4.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總量增加2.7倍,年均增速超全省4.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1.0:36.4:42.6調整到15.2:46.6:38.2;2010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17.0%,高出2005年67.1個百分點,在2010年全省政府年度綜合考評中居第6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