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報告顯示PM2.5成為空氣凈化器選擇難題。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物,它是影響空氣質量和能見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比較起PM10來說,PM2.5更小更輕,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也更長,所以它常常給人造成空氣灰蒙蒙的感覺。對于人類的健康PM2.5也更具破壞力,因為 10微米(PM10)到2.5微米之間的顆粒中一部分會隨著呼吸被人體呼出;而小于2.5微米(PM2.5)的微粒,會直接進入肺部的肺泡,并存留在肺部深處,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據歐盟調查,PM2.5這種可入肺的顆粒物影響了人的壽命,平均減壽8.6個月。而PM2.5更是病毒和細菌的載體,對人體百害而無一利。

據研究檢測報告認定,負離子空氣凈化器可以有效的殺滅可入肺顆粒物的危害,將負離子核心技術發揮到了極致。中國建筑科學院對負離子空氣凈化器也進行了檢測,報告中指出,空氣凈化器釋放出大量的負離子,可以有效的殺滅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對早晨習慣性流涕,喉嚨有痰,哮喘病人有明顯效果;用于醫院,手術感染率也大幅度下降。
其實想要減少圍繞在我們周圍空氣中的危害,最重要的還是從我們自身做起,減少工業中產生的排放,車船尾氣,垃圾焚燒等,建立更多可以釋放負離子的公共環境,例如:綠化區、公園等;通過完善環境質量的監測,提高監測信息的透明度,既可以提高全社會對大氣污染問題的關注,從而促進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也可以盡可能避免或降低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