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昌12月27日訊 (記者任江華)記者今天從江西省林業廳獲悉:2009年江西省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為8233.11億元。主要體現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農田防護、保護生物多樣性、固碳釋氧、降低噪音等8個方面,其中:
涵養水源包括調節水量和凈化水質2項指標。全省森林調節水量為460.39億立方米/年,調節水量價值為2936.38億元/年;凈化水量為460.39億立方米/年,凈化水量價值為620.76億元/年。森林涵養水源總價值為3567.14億元/年。
保育土壤包括固土和保肥2項指標。全省森林固土量為89297.24萬噸/年,固土價值為75.93億元/年;保肥量3636.52萬噸/年(其中氮92.57萬噸/年、磷76.49萬噸/年、鉀1139.54萬噸/年、有機質2327.93萬噸/年),保肥價值為1036.39億元/年。森林保育土壤總價值為1112.32億元/年。
積累營養物質包括積累氮、磷、鉀3項指標。全省森林年積累氮量為24.50萬噸/年,價值為9.59億元/年;年積累磷量為20.09萬噸/年,價值為9.88億元/年;年積累鉀量為67.52萬噸/年,價值為91.99億元/年。全省森林每年積累營養物質的總價值71.46億元/年。
凈化大氣包括提供負氧離子、吸收二氧化硫、吸收氟化物、吸收氮氧化物和滯塵5項指標。全省森林提供負氧離子的數量為4.96×1025個/年,價值為4.21億元;吸收二氧化硫量為119.56萬噸/年,吸收二氧化硫的價值為14.34億元;吸收氟化物3.38萬噸/年,吸收氟化物的價值為0.23億元;吸收氮氧化物6.09萬噸/年,吸收氮氧化物的價值為0.38億元/年;滯塵量為26221.50萬噸/年,滯塵的價值為393.31億元/年。全省森林凈化大氣的價值是以上5項指標的價值之和,為412.47億元/年。
每年可增產糧食、油料、棉花、蔬菜和其它農作物等產量為296.46萬噸,防護農田效益總價值56.50億元/年。全省森林保護生物多樣性總價值1379.90億元/年。
固碳釋氧包括固碳和釋氧2項指標。全省森林植被年固碳量為3933.83萬噸,森林土壤年固碳量為546.56萬噸,植被和土壤固碳總量為4480.39萬噸,森林植被年固碳價值為472.06億元/年,森林土壤年固碳價值為65.59億元/年,植被和土壤固碳總價值為537.65億元/年;全省森林釋氧量為10523.61萬噸,釋氧價值為1052.37億元/年。森林固碳釋氧總價值為1590.02億元/年。全省森林降低噪音的價值為43.30億元/年。
在本次“森林生態效益評估研究”過程中,江西省將“森林游憩價值”與“提供就業機會、科學、文化歷史和減少貧困價值”一同歸并到社會效益中。經計算,全省森林生態系統(不含濕地生態系統)的年社會效益總價值為418.94萬元/年,其中提供森林游憩的價值為249.06億元/年,提供就業機會為60.85億元/年,科學、文化歷史價值為59.56億元/年,減少貧困價值為49.47億元/年。
據江西省“十一五”期間(2009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全省林業用地面積1072.0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4.2%,其中有林地918.5萬公頃。全省活立木總蓄積4.45億立方米,全省森林覆蓋率63.1%。
為全面評估和展示江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與林業建設成就,江西省林業廳委托北京林業大學承擔“江西省森林生態效益評估研究”。
該評估研究是以江西省“十一五”森林資源二類清查數據為基礎,輔以中科院、中國林科院等研究機構在江西境內設立的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多年連續觀測的數據,國家、省權威部門發布的公共數據和《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范》(LY/T1721-2008)等為依據,綜合運用相關科學理論方法,對江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按涵養水源、保育土壤、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農田防護、保護生物多樣性、固碳釋氧、降低噪音、森林游憩等9個方面共17項指標分別計算了江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實物量和價值量。評估結果經以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齊生為首的專家組論證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