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生態環境優越,山川秀美,全市森林覆蓋率62%,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達世界頂級水平,優越的生態是雅安的獨特魅力和發展之源。近年來,雅安始終牢牢抓住生態這一核心優勢,堅持走“生態立市”道路不動搖,正在為建設成為“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而努力奮斗。
地處國道318線上的天全縣紫石關村,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在這里的古街上,背夫當年留下的拐子杖痕斑駁可見,馬匹踏出的青石小徑蜿蜒延伸,一切,都昭示著這座村鎮積淀了深厚的茶馬古道文化。作為溝通漢藏的重要關口,通往喇叭河景區的必經之路,近年來,紫石關村依托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借勢發展旅游農家樂,精心打造出了以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的生態民俗村。
“以前污水滿江排,垃圾隨處扔,現在,你看這環境,街道干凈整潔,到處青山綠水!環境變好了,游客也就多了起來!币灰姷接浾,“韓家院子”老板韓煜強就笑逐顏開。他告訴記者,他家有15間客房,兩年前,他把房子粉刷了,每間客房內都有光纖、寬帶接入,可同時接待30人。隨后,他為記者算了筆賬:50元一天,包吃住,包月1200元,一進入夏天,幾乎天天都滿員接待,按三個月計算,一年可收入10來萬,除去成本,“純收入六七萬不成問題!
近年來,天全縣委、縣政府共投入生態建設資金近5000萬元,實施了旨在推廣清潔能源,“以電代材”的小水電項目;對試點村開展了“七改四化”工程,使農戶“灶、廚、廁、路、園、圈、池”得到明顯改觀,“綠、美、亮、凈”得到有效體現,農村傳統舊風舊俗、陳規陋習得到革命性變革,居住條件和生存環境大為改觀,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大力打造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先后打造了獨具韻味的“皇家驛站”、“茶馬古道”、“紅軍碑林”等旅游項目,幫助農戶打造具有山鄉風味的“生態家園”、“生態村”,發展庭園經濟,使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得到了整體推進和發展。 據紫石關村村支書馬懷里介紹,目前,紫石關村現有農家旅游接待點32戶,三星級農家樂2家,年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30余萬元。而紫石關村的變化,其實就是改革開放30年來雅安市農村生態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