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內刊
作者:研究員 郭杰
應該說,在2011年之前,PM2.5還是一個距離人們生活非常遙遠的環境學專業術語。但PM2.5的環境突發事件,不但考驗政府對環境整治的力度,更考驗了全體民眾脆弱的耐心。PM2.5一詞,普通百姓之前可以說聞所未聞,更談不上如何去防范。在普通民眾心中,似乎對PM2.5無能為力。

不過這樣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抗PM2.5,自從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技術問世以來,民間就有了一把利器。之所以將生態級負離子的人工生成作為對抗PM2.5威脅的利器,主要還是緣于小粒徑、生態級負離子的特性。
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當室內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負氧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1微米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組編寫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也多次講到:空氣中的輕離子(小粒徑負離子)對小至0.01微米、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微粒飄塵,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因此,根據研究文獻和實地測試,我們也發現,小粒徑、生態級的負離子幾乎對于粒徑越小的微塵顆粒的去除率越高,這也是其另一個讓世人矚目的特性。
不能否認,生態級負離子的人工生成技術多年來一直是負離子行業內的瓶頸課題,難以突破,直到被我學會的理事單位——濟南新活電器有限公司所完全攻克并投入市場。
目前,該公司所生產的森肽基負氧離子生成機是在空氣優化處理領域,唯一能夠對PM2.5進行有效清除的產品,其原因也在于該產品所應用的負離子轉換器和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是生態級負離子人工生成技術的核心部件。生態級負離子的人工生成技術,不但在國內,而且在全球范圍也是負離子行業內獨樹一幟的領軍技術,該技術和產品的價值可見一斑。
來源: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內刊
作者:研究員 郭杰
文章屬本學會原創,如有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