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負離子在醫療上已成為一種輔助醫療手段,在旅游生態環境評價中空氣負離子濃度已列為衡量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參數。對于要建立一個舒適的環境,空氣負離子存在的效應已帶給人們揭開一個新的認識水平。而生態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的出現,為負離子行業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如大自然般的新鮮空氣。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徑負離子。因為只有小粒徑的負離子才易于透過人體的血腦屏障,發揮其生物效應。大自然中的空氣負離子之所以造就眾多長壽村,是因為小粒徑的負離子比例高,小粒徑的負離子由于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從而在長壽地區上空形成負離子浴環境,目前很多負離子家電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為采用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很難生成小粒徑的生態負離子。對人體的醫療保健作用一般,只有除塵降塵作用,一般用在空氣凈化領域較多。

在日、美、英、法、德等國最先進的負離子發生技術,基本上都是采用負高壓源,將碳纖維制成放電電極(也有稱之為“放電天線”),接通高壓后將碳纖維電極單極置入空間,使電極向周圍的空間高速噴射電子。電子被空氣離子迅速捕獲,形成空氣負離子,同時利用負電場的電勢感應,將正離子中和還原,以得到一個相對純化的負離子場。該項技術的負高壓必須在8,000V以上,電壓越高,電極與空氣接觸面積越大(放電極端越多),負離子生成劑量越大,產生的負離子濃度達到104/cm3~9×107/cm3,但遺憾的是隨著負離子劑量的增多,臭氧的生成量也相應增多。這是目前制約人工負離子生成設備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十一世紀隨著生物醫學進展、動物試驗研究結果、環境意識的深化及空氣離子測試儀器的完善,進一步推動著空氣負離子作用機理的研究、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的生產、應用,人類對空氣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研究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2010年濟南新活電器公司研發出兩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專利技術: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結合此兩項技術開發出第一臺生態級負離子生成機“森肽基”。森肽基可以制造出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生態級負離子,由此開創了人工負離子產生技術的生態化時代, 并成功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010167796.1 ZL201020263299.7。新華社、CCTV、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爭相報道這一發明。
負離子行業資訊:http://www.chuliangdi.cn/hangyezixun.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