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負氧離子
摘要: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決定將投入1.75億元資金,進行大氣污染防治與治理,屆時每月公布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和最好的10個城市的名單,希望通過透明的監管機制與輿論監督,對地方政府起到一定的壓力,促進打贏這場空氣質量保衛戰。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決定將投入1.75億元資金,進行大氣污染防治與治理,屆時每月公布空氣質量最差和最好的10個城市的名單,希望通過透明的監管機制與輿論監督,對地方政府起到一定的壓力,促進打贏這場空氣質量保衛戰。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具體指標是希望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細顆粒物通常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尤其是2.5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對人體危害最大。
要達到計劃中細微顆粒物的指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充分發揮一定的帶頭作用,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加入到空氣污染治理的戰斗中。全民總動員除了節能環保之外,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綠化工作,以此來增加森林的覆蓋率。森林覆蓋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環境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森林產生氧氣可以防治溫室效應,森林還可以凈化空氣,吸收有毒物質,隔離噪音等。其中它凈化空氣的功能是源于植物尖端放電以及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光電效應,與空氣分子結合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 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是什么?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多少與森林的覆蓋率成正比,與空氣質量好壞也成正比,負氧離子目前已經成為檢測空氣質量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 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是什么?負氧離子是一種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自然因子,被稱為“空氣維生素”,它對保持健康潔凈空氣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當室內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負氧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1um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中國空氣負氧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組編寫的《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也多次講到: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對小至0.O1µm、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的微粒飄塵,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知道了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是什么?它對PM2.5是通過做布朗運動清除的。眾所周知,布朗運動是消除微小粉塵的有效方法,而負氧離子在空氣中本身就是做布朗運動而存在。經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小粒徑負氧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氣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甚至1微米的微粒,從而減少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生態級負氧離子對空氣的凈化作用是源于負離子與空氣中的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相結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
負氧離子保持是空氣質量的中堅力量,對打贏這場空氣質量起中流抵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