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空氣負離子 摘要:據北京交通委透漏,機動車排放的尾氣污染空氣現象嚴重,約占PM2.5來源的22%。擁有健康清新的空氣,空氣負離子治理PM2.5安全、環保,是治理PM2.5的有效手段。
自從2007年開始,到今年為止9月22日為止,我國已經度過了7個“世界無車日”,此次世界無車日的活動主題是“綠色交通、清新空氣”,旨在提倡市民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以此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為市民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 綠色出行的初衷源于汽車污染物的排放對空氣污染令人發指,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透漏,據去年市環保局公布的監測數據,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約占全市排放總量的58%、40%。機動車排放形成的PM2.5約占PM2.5來源的22%。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物危害大,尤其是PM2.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因而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PM2.5粒徑較小,不易沉降,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再被人體吸入后會透過層層過濾屏障,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PM2.5潛在危害大,治理刻不容緩。 在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當空氣中空氣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空氣負離子的環境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1um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 PM2.5等顆粒微塵懸浮在空氣中,經常會和結合空氣中細菌、灰塵、煙霧等帶正電的微粒,空氣負離子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與之中和使其凝聚、沉降。尤其是小粒徑生態級的空氣負離子對小至0.O1µm、在工業上難以除去的的微粒飄塵,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空氣負離子治理PM2.5,安全、環保,不產生二次污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空氣負離子清除PM2.5還只應用于室內的小環境領域,主要通過一些空氣負離子發生設備產生高濃度的空氣負離子環境,以此降解PM2.5的危害。而對于室外較大的空間領域范圍,要想治理室外PM2.5,還要依靠政府和市民開發新的節能減排汽車,加大室外綠化面積,提高森林的覆蓋率(森林是產生空氣負離子的主要途徑之一),以此增加室外的空氣負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