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什么是霧霾
摘要:什么是霧霾?狹義的理解,霧霾就是pm2.5,因此,解除十面霾伏的首要任務就是對pm2.5進行有效沉降。
“霧里看花”盡管朦朧、虛幻,卻氤氳著一種美感,而如今的“霧”卻讓整個中國都為之苦惱。霧霾漫天,給人們帶來了諸多困惑,什么是霧霾?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有效解除這種“霾伏”…… pm2.5是霧霾的始作俑者
什么是霧霾?顧名思義,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然而二者卻有著明顯的區別,霧的形成需要空氣濕度相對飽和,而霾則對空氣濕度沒有要求,且霾的厚度比較高,可達1~3公里,霾離子散布均勻,粒徑極小,多為0.001μm~10μm,平均粒徑大小約為1~2μm,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m2.5,它們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共同撐起了霧霾的大幕,而pm2.5則被證明是霧霾的最主要構成成分。

pm2.5,人體健康的“大殺器”
美國環保署EPA的空氣質量標準認為,pm2.5的濃度如果達到250~500微克/L時,戶外活動就應該被禁止。這是因為,高濃度的pm2.5對人體健康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北大環境學院的胡敏教授稱,分析pm2.5的構成成分對于界定它的危害具有深遠意義。pm2.5自身的危害性加上它作為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害物的載體,當人通過呼吸吸入大量pm2.5,它們會直接到達毛細血管和肺泡,對心腦血管系統、呼吸道系統都會造成巨大的毀損,哮喘、支氣管炎、腦溢血、高血壓、結膜炎、咽炎悄然而至。
空氣凈化器就能沉降pm2.5?
傳統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效果已經深得人心了,然而隨著pm2.5的甚囂塵上,能不能沉降pm2.5就成了它們不得不面對的質疑,因霧霾天氣而一度火爆的凈化器銷售浪潮到底是不是消費者的“病急亂投醫”?美國環保署的研究發現,濾網攔截對大粒徑的懸浮顆粒效果明顯,而在面對pm2.5時卻顯得“有心無力”,而布朗運動和空氣負離子中和沉降才是pm2.5甚至更小粒徑微塵的最有效的清除方法。近年來日漸走入人們視野的空氣負離子凈化器因其全面徹底的沉降pm2.5的效果而備受銷售者追捧。
空氣負離子沉降pm2.5:雙管齊下
空氣負離子攜帶的多余負電荷決定了它能通過電荷交換使pm2.5具有不同的帶電屬性,從而相互吸引、粘附,最終沉降。值得一提的是,空氣負離子的另一個屬性則是其遷移率大小,而清華大學林金明教授通過實驗證明,空氣負離子粒徑大小與其遷移率負相關,所以,小粒徑空氣負離子(粒徑約為0.001~0.003微米)是最具活性的。高活性的小粒徑空氣負離子在空氣中通過不規則的布朗運動實現向遠距離的遷移,因此,它與pm2.5充分結合,綜合了兩種最有效的沉降方法,不僅實現了對居室的完全覆蓋,而且雙管齊下,效果更徹底。
什么是霧霾?狹義的理解,霧霾就是pm2.5,因此,解除十面霾伏的首要任務就是對pm2.5進行有效沉降。空氣負離子,尤其是小粒徑空氣負離子對這些可入肺顆粒物優異的沉降效果無疑為我們居室以及室外環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霧霾散盡,我們就無需再在“霧霾”里看花,而是撥開云霧,迎接健康的陽光。
|